内容提要:【值日生的职责是什么】热度:30
礼仪教案小学
活动目标:
1、幼儿学会借东西时有礼貌、并按时归还。
2、幼儿明白向人借东西时须经过同意才可以将物品拿走。
活动准备:
儒灵童教材、游戏物品活动过程:
一、活动导入
1、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。2、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。
二、新授课程
1、"听"故事提问导入:小朋友你是怎样向好朋友借东西的?2、安静听《儒灵童》故事,情境导入。
教师提问:小猫为什么愿意把书借给小兔子?
故事总结:小兔子有礼貌地向小猫借书,为了保护书还包上书皮,并且做到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,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,小朋友你们能做到吗?
3、"看"动画提问导入:小朋友,在借东西前应该说什么?
4、认真看《儒灵童》动画,启发思考,教师提出如下问题
(1)豆豆拿走宝宝的东西有没有得到宝宝的允许?(2)得到儒灵童的帮助后,豆豆又是怎么做的?
(3)小朋友向别人借东西时应该怎样做?
5、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,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,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,结合剧情节点,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。
教师总结:动画片里的豆豆想骑自行车,没有经过宝宝同意就把小车骑走了,这样做是非常不礼貌的行为。后来,经过儒灵童的帮忙,豆豆向宝宝承认了错误。小朋友,借用别人东西的时候,要先得到别人的同意,用完后要尽快归还,这样别人才愿意把东西借给你。
三、图谱演示,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。
教师看图总结:当你向他人借物品时一定要礼貌的向对方说"你好,请问你可不可以把XX借给我?"征得对方的同意后,你才可以将物品拿走并且说谢谢。好好保管物品并及时归还,这样小伙伴才愿意把物品借给你。
四、游戏互动,巩固主题名称:礼貌小天使目标:幼儿在借物品时学会用礼貌用语游戏规则:将幼儿分为两组,其中教师根据本班人数准备好书本数量,一组幼儿有两本书,而另一组幼儿没有书,现在老师说:"请小朋友们安静看书"这时没有书的小朋友可以跟有两本书的小朋友借书看,借书时要说礼貌用语,并且说好什么时候归还。
五、活动延伸,主题内化
(1)带领幼儿诵读《弟子规》经典。(2)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导小朋友们如何借还物品。
(3)和家长联系,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。
小学少儿礼仪课程教案
活动目标:
1、使幼儿学会有礼貌地做小客人,练习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。
2、使幼儿懂得一些做客的简单礼节。 核心要素: 做客前 约在先 说人数 定时间 如约至 勿早晚 小礼品 人喜欢 入座后 坐相端 主人物 不乱翻 主人忙 要适时 先致谢 再告辞
礼仪教案小学三年级
【活动目标】
1、发展幼儿的感官,培养幼儿对人体秘密的兴趣。
2、通过看看、说说、摸摸、画画等活动,让幼儿初步了解人体头发的一些简单的特征、用处及保护。
【活动准备】
假发套、镜子每人一个,蜡笔、纸每人一份,关于头发的课件,年老者一位。
【活动过程】
一、通过看看、摸摸、比比了解头发的简单特点。
1、看看:幼儿自己对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头发是什么样的?(颜色、长短……)
摸摸:每位幼儿自摸头发,什么感觉?(弹性、柔软、光滑、硬毛糙……)
2、比比:幼儿自己结伴,互相观察头发(从颜色、粗细、多少、硬软上去比较)。
3、结合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小结,我们人类有各种各样的头发,有颜色不一样的,有长、短不一样的,有粗细不一样的,有硬软不一样的……)
二、并初步了解头发的用处及保护。
1、你们最喜欢什么头发(泛讲)
2、你们知道自己的头发有什么用呢?(美化自己,保护头皮……)
3、头发在我们人身体上有很重要的作用,那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好它呢?(勤洗头、勤理发,每天洗头,小朋友不要烫头发……)
三、简单了解头发的生长过程。
引导幼儿讨论:
1、小朋友是不是一生出来就有这样美丽的头发?
2、婴儿的头发是怎样的?(光头、头发很少)实物投影仪出示幼儿小时候的照片,让大家猜猜这是谁?并请出这两名幼儿与照片上比一比。
3、人的头发会不会变呢?请出一位老者,让幼儿看头发(花白色秃发)。
4、结合课件演示小结:头发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……那么有的人不喜欢白头发,有的人觉得头上光秃秃的很难受怎么办呢?
四、玩假发套。
出示几种不同式样的假发套,提问:这是干什么用的?
按幼儿意愿打扮,帮老者带假发套。比比:重点观察年老者带了假发套以后,变得怎样了?(年轻了、漂亮了……)
五、延伸活动。
为自己设计发型。幼儿人手一纸、笔等等。
礼仪教育教案小学
当您的孩子犯错时,您有问过下面的8个问题吗?
第一个问题:“发生什么事情了?”
第二个问题:“你的感觉如何?”
第三个问题:“你想要怎样?”
第四个问题:“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?”
第五个问题:“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?”
第六个问题:“你决定怎么做?”
第七个问题:“你希望我做什么?”
第八个问题:“结果怎样?有没有如你所料?”
第一个问题是:“发生什么事情了?”这个问题看起来不起眼,但是非常重要。许多成人碰到突发状况时,会习惯性的太快下判断:“一定是你先打他,他才会打你。”“一定是你做错事,老师才会处罚你。”如果我们不让孩子从他的角度说说事情的经过,很可能冤枉孩子。况且,让孩子有机会说话,即使真的是他的错,他也会因为有机会为自己辩解而比较甘心认错。
第二个问题是:“你的感觉如何?”事情经过是客观事实,当事人心里受到的冲击纯然是主观的感受,无所谓是非对错。很多时候,我们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而已。一旦说出来,哭一哭,骂一骂,心情就会好多了。
脑科学研究表明,当一个人情绪强烈的时候,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脑部吸收。也就是说,当一个人还有情绪的时候,别人说什么他都会听不进去。总要等到他心情平静下来,才可能冷静思考。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能够听得进去我们的意见,我们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,让他的情绪有个出口。
孩子够冷静之后,可以问他第三个问题:“你想要怎样?”这时不管孩子说出什么惊人之语,先不要急着教训他,而是冷静的接着问。
问他第四个问题:“那你觉得有些什么办法?”在这个阶段,不妨跟孩子一起做脑力激荡,想各种点子,合理的、不合理的、荒唐的、可笑的、恶心的、幼稚的……脑力激荡的重点就是允许任何看似无稽的想法。这时候不论听到什么,都暂时不要做批评或判断。
等到再也想不出任何点子的时候,就可以问他第五个问题:“这些方法的后果会怎样?”让孩子自己一一检视,每个方法的后果会是什么?你可能会很讶异的发现,大部分的孩子都明白事情的后果。如果他的认知有差距,这时候就可以跟他好好讨论,让他明白现实真相。这是一个很好的亲子沟通机会,但是要避免说教,只要陈述事实就可以了。
第六个问题然后问他:“你决定怎么做?”孩子一定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状况,如果他了解后果,通常会做出最合理、最明智的选择。即使他的抉择不是成人期望的结果,也要尊重孩子的决定。成人一定要言而有信,不能先问他怎么决定,然后又告诉他不可以这么决定。这样子,他以后再也不敢信任你了。何况,就算他选择错误,他从这个错误中也可以学习到更珍贵难忘的教训。
接着问第七个问题:“你希望我做什么?”并且表示支持。
等到事情过去之后,问他最后第八个问题:“结果怎样?有没有如你所料?”或是“下次碰见相似的情形,你会怎么选择?”让他有机会检视自己的判断。
如此练习几次,孩子就会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不需要我们操心。
礼仪教案小学生
教学形式:团体或小组教学
教学方法:演示示范法 行为辨析法
活动目标:
1、让幼儿学会布置餐桌和分发餐具
2、培养幼儿良好的餐桌礼仪习惯,以及愿意为他人服务的优良品质
核心要素:值日生 不怕累 吃饭前 做准备
小围裙 身上系 摆桌椅 发餐具
活动准备:写有值日生字样的小围裙、餐具、擦桌子抹布、图书
基本过程:
一、导入活动
教师:老师知道小朋友你们一个个都是讲卫生、爱劳动的孩子,你们还会每天都争当值日生,心甘情愿地为其他小朋友服务。我们今天要学的,也是如何当好一名值日生
二、关键步骤
老师完整地做一遍示范
1、系上围裙,说:今天是我当值日生,我得先手洗干净了。
2、洗手后擦桌子(两遍)
3、值日生检查小朋友的手是否洗干净
4、分发餐具,先发碗、再发盘子,最后发筷子(竖放在碗的右边)
三、示范后与幼儿团讨
1、值日生可以不洗手就做值日吗?
2、值日生都要做些什么事情呢?
3、值日生应该怎样擦桌子呢?
活动延伸:
1、制订“值日表”
2、老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值日生的职责,并对每组值日生进行分工
家园互动:
1、请你在家中为孩子提供餐前准备的机会,并正确引导孩子做好餐前准备工作。家长对幼儿应进行示范式及鼓励式教育
2、平时带孩子气外出吃饭时,注意引导孩子观察餐馆的餐桌,是如何布置的,餐巾是如何摆放的。
注意事项:
1、活动中尽量不要请当天的值日生来进行表演。如当天的值日生在活动中进行过表演,用餐时,请让在活动中没有表演过的幼儿来做值日生
2、让幼儿了解值日生每天都会轮流做,知道每个幼儿都机会做值日生,让幼儿学会轮流与等候。